金沙8888js登录入口关于政协十四届广州市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第1037号提案答复的函(免予公开转主动公开)
B类
穗教案〔2022〕178号
民建广州市委员会:
你委提出的《关于调整职普比例提职业教育层次为广州产业向高端化转型提供升人才支撑的提案》收悉。我局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市发展改革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工业和信息化局、国资委、财政局,以及黄埔区、番禺区、南沙区、花都区政府认真研究办理,并与你委代表在7月8日—10日进行了邮件电话沟通,7月15日下午座谈交流。经综合会办单位意见,现将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你委的提案对于我市提升职业教育层次,统筹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协调发展,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一、关于“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助力广州产业转型升级”
广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综合性门户城市和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广州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把职业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
一是围绕“制造业立市”城市发展战略,聚焦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发展,锚定技术改革和产业优化升级。广州职业教育主动对接21条“链长制”产业链,对接链主企业、分链主企业等制造业重点企业人才需求、技术标准、教学实训和就业岗位,深化产业链企业人才培训、培养合作,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高素质技能人才。市中职学校促进教育与产业共生发展,与1300多家企业开展校企合作,累计成立17个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其中2个入选省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与广汽埃安、海信(广东)空调、美的集团等知名企业共建教师企业实践基地;与广州长隆酒店、风神物流、伊丽汇美容科技等优质企业共建学生实习实训基地;与亚太纺织印染、宝岛眼镜等企业开设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同时积极开设“订单班”、“冠名班”等提升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市技工院校先后与3000多家企业深度合作,注重把广州数控设备、日立电梯、华为、亚马逊、中外运、小鹏汽车等近百家企业建立合作关系等规模以上企业的生产技术和标准引进学校,共建校企实训基地、教师企业实践基地、技术创新研发中心。与腾讯、广州地铁、一汽马自达、联想、北汽新能源等优质企业共建人才培养基地,深度开展校企合作,成立“数字艺术设计产业学院”“腾讯产业学院”;与白云电器、广州慧谷动力科技有限公司、白云区合作社等行业优质企业共同培育技师。2021年,新增“订单班”“双制班”“冠名班”等校企双制班237个,为学生提升综合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提供了重要平台。
二是高标准谋划技能人才发展大格局,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和技术工人队伍建设,充分发挥职业教育的产业人才蓄水池作用,为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提供有力支撑。广州有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单位2所,全国职业院校教学管理50强2所,“改革开放40年最具影响力的职业学校”1所,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2所,国家级示范性中职学校4所,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8个,技能大师工作室9个,世赛中国集训基地17个,“全国技工院校师资研修中心”“技工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和“世界技能大赛中国(广州)研究中心”各1个;广东省高水平中职学校建设(培育)单位10所,广东省高水平技师学院创建单位3所。目前,广州正在积极筹建应用型大学广州交通大学,推动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等有条件的高职院校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积极推动符合条件的技师学院纳入高等职业教育序列,大力开展“中高职三二分段”、五年一贯制、高职与本科协同育人等改革试点工作。目前有25所中职学校的88个专业和38所高职院校的97个专业开展中高职贯通培养“三二分段”试点工作,6所高职院校与16所本科院校进行高本联合培养。职业教育不是“断头”教育,不仅可以读本科,未来还要打通读研究生这条通道,为社会提供高技术技能人才。
三是优化中等职业教育结构布局,健全以地市统筹为主的中等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根据高质量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要求,结合区域人口规模,围绕区域产业需求,优化中职学校布局和专业结构,采取撤销、合并、转型、合作等多种形式,整合职业教育资源,目前,全市招生学校数缩减为33所;加大办学条件投入,提高中职学校办学条件达标率,推进区属学校和民办学校参加省重学校评估,中等职业教育办学能力不断提升。
下一步,我局将紧密结合广州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对人才的需求结构变化,统筹推动我市中职、高职和职业本科教育协调发展,一体化设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推动各层次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培养方案衔接。构建适应性大幅增强、规模结构更加合理、产教对接精准高效、“中高本”一体化衔接顺畅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聚力打造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二、关于“提升层次结构,减少中职学位,增加普高学位”
一是大力推进中等职业学校布局结构调整和提升发展。目前我市已完成新一轮市属中职学校布局调整,将原有的14所市属学校整合优化为信息技术、财经商贸、城市建设、智能制造、生物医药与健康服务等10个方向的中职学校,创建10个示范引领、广州特色、国内一流的职业教育品牌,突出办学特色,实现“错位发展”。指导各区举办1至3所中职学校,并持续推动优化提升发展,形成市区两级举办中职教育的竞争和互补格局。经过多年的提质培优,目前广州市区属中职学校仅33所,但其中国家级示范性中职学校4所,广东省高水平中职学校建设单位10所,位于全省前列,服务广州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二是根据上级部署要求科学核定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计划。我局根据国家、省的相关文件精神,依据省教育厅下达的年度高中阶段学生指导性招生任务通知的相关要求,综合考虑我市应届初中毕业生和普通高中承载能力等情况,科学核定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计划。近几年,按照报名人数计算,我市普通高中录取比例均超过50%,中等职业学校(不含技工学校)招收广州生源仅占40%左右。近年来,我市大力推进普通高中建设,广东实验中学、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新校区建设正在加快推进,广东广雅中学花都校区、广州市执信中学天河校区、广州市铁一中学白云校区目前已经开办招生,清华附中湾区学校、广州市第六中学花都校区、从化校区、广州外国语学校增城校区相关工作正在积极推进。“十四五”期间,我市将新改扩建公办基础教育学校高中11所,完全中学18所,十二年制学校3所,新增公办高中学位约3万个。2022年,我市增加普通高中招生计划约7000人,以满足市民百姓入读普通高中的需求。
下一步,我局将进一步提升中职学校办学条件。实施中等职业学校达标工程,集中力量建成一批具有示范性、引领作用的优质中等职业学校和优质专业;畅通升学通道。统筹推动我市中职、高职和职业本科教育协调发展,支持增加优质职业教育供给。支持遴选学校或专业开展中高、中本5年一贯制培养试点,突破体制机制障碍,系统构建中高职贯通的一体化培养体系;优化中职办学定位。进一步突出中等职业教育的教育功能,积极探索开办综合高中或职普融通试点班,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争取为学生提供升学、就业、职业发展多种多样的路径;加快推进新改扩建公办基础教育普通高中建设,科学做好招生计划制定工作。
三、关于“推进职普融通”
2021年12月我局印发《关于推进职普融通的实施意见》,明确以需求为导向,以服务人人成才为目的,积极探索职普融通育人模式。目前,在部分中职学校已试点开办“职普融通试点班”,为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程的同时,提供普通高中课程学习,学生毕业时,会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关于你委提出“每个区至少有一所公办的职普融通高中,鼓励将现有中职学校改建为职普融通高中”的建议,因涉及需调整中等职业学校机构编制事项,根据《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有关规定,需按相关机构编制管理权限和程序开展。
下一步,我局将积极探索综合高中的设置标准,积极与各区教育局沟通,推进综合高中建设。同时,支持社会力量办学,积极鼓励企业深度参与办学。
四、关于“推进产教融通”
广州积极推动职业教育创新发展。
一是做好首批国家产教融合型城市试点工作。2021年7月,我市成功入选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市发改委等6部门印发《广州市建设国家产教融合城市试点方案》(以下简称《试点方案》,其中,34条试点政策针对我市产教型企业、试点企业以及重大项目实施组合式激励,并提出支持企业与职业院校组建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鼓励试点企业联合职业院校、高等学校和产业园区共建产业学院,重点项目清单还梳理出了“十四五”期间重点推进的三大类型,75个产教融合项目。包括产教融合实训基地项目、产教融合创新平台类项目、产教融合产业园区类项目等3类项目;目前产教融合型城市试点工作取得初步成效。我市建设培育并已纳入省第一二批产教融合型企业储备库企业共492家,占全省40.2%;推动成立了广州市产教融合行业协会;支持黄埔区申报产教融合型县级试点城市。
二是力促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的同步规划、同步发展。2020-2022年,广州市争取省下达地方专项债51亿元,用于支持广州科教城建设,安排基本建设统筹资金7598万元用于支持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等九个职业教育院校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致力打造集职业教育、培训、实训(鉴定)、研发、职业指导和创业孵化于一体的南方职业教育高地。
三是创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索职业院校和应用型本科高校开展“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1+X证书)试点,组织企业与职业院校合作在技术类专业推行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规划建设或挂牌一批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目前,市属职业院校已成功申报468个“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已有32万余人参与试点,100%高职院校参与现代学徒制试点,4所高职院校纳入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市属职业院校累计牵头成立职业教育集团(联盟)28个,其中2个入选国家级示范职业教育集团,4个入选省级示范职业教育集团。2021年,全市企业新型学徒制新增备案9874人次,新增备案数为全省第一。健全需求导向的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根据广州地区产业发展需求,引导相关院校优化专业设置,发展优势专业、设立新兴专业,停办部分不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专业;立足粤港澳大湾区赋予职业教育的功能定位,科学论证市属职业院校发展规模和专业发展方向,开展职业院校专业、课程等教育教学情况调研,做到量力而行,推动动态调整。
下一步,我局将配合相关部门以实施《试点方案》为抓手,推进职业院校与相关企业、产业园区组成紧密型职业教育集团(联盟),进一步提升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水平;加快推进科教城建设,同步完善配套设施,实现设计功能,确保如期进驻,形成集生产生活、创新创造为一体的智慧新城;促进企业需求侧和教育供给侧要素全方位融合,引导各职业院校紧密对接产业链、服务创新链的学科专业体系,针对紧缺人才需求,开展产教融合特色学科专业集群建设。
上述内容涉及正在研究拟制的促进现代职业教育改革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性文件,鉴于目前尚未正式出台,以上意见免予公开。
感谢你委对我市职业教育的关心和支持,欢迎你委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金沙8888js登录入口
2022年8月4日
(联系人:陈娟,联系电话:22083692)
抄送:市政府办公厅,市政协提案委,市发展改革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业和信息化局、国资委、财政局,黄埔区、番禺区、南沙区、花都区政府。


